英國碳標簽
全球最早推出產品碳標簽制度的國家是英國。英國Carbon Trust公司于2007 年3 月試行推出全球第一批標示碳標簽的產品,包括洋薯片、奶昔、洗發(fā)水等消費類產品。2008年2月,Carbon Trust公司加大了碳標簽的應用推廣,對象包括Tesco(英國最大連鎖百貨)、可口可樂、Boots等20家廠商的75項商品。
英國碳減量標簽設計為“足印”形象,主要包括5個核心要素,即足跡形象、碳足跡數(shù)值、Carbon Trust公司認可標注、制造商作出的減排承諾、碳標簽網(wǎng)絡地址(即Carbon-Label.com,以便消費者了解更多信息)。英國加貼碳標簽的產品類別涉及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企業(yè)對企業(yè)之間的營銷關系)、B2C(Business to Consumer,商家對客戶的營銷關系)的所有產品與服務,主要有食品、服裝、日用品等。
為了能夠以標準化方法來計算產品與服務的碳足跡,Carbon Trust 公司于2006 年底便開始研究評價碳足跡的方法,并于2007 年6 月與Defra共同委托英國標準協(xié)會(BSI)進行此項標準方法的正式研擬工作,即PAS2050及其導則(《產品與服務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評估規(guī)范》)。該標準已于2008年11月正式公布,并供相關企業(yè)及機構免費下載。
德國碳標簽
德國產品碳足跡試點項目于2008年7月推出,目的在于為企業(yè)提供產品碳足跡評價與交流方面的方法與經(jīng)驗,降低CO2排放量,倡導環(huán)境友好型消費。該項目還開展了產品碳足跡(PCF)測量方面的國際標準方法研究,吸引了BASF、DSM、Henkel、REWE集團等眾多德國企業(yè)參與。2009年2月,德國PCF試點項目推出其碳足跡標簽。
德國碳標簽以“足跡”為基本形態(tài),足跡兩邊分別是CO2與足跡英文名稱,并標識“經(jīng)評價”文字,體現(xiàn)該碳標簽蘊含的衡量與評價碳足跡的意義。目前,經(jīng)查驗的產品包括電話、床單、洗發(fā)水、包裝紙箱、運動背袋、冷凍食品等,德國產品碳足跡測量方法以ISO14040/44為基礎。
法國碳標簽
法國Casino公司于2008年6月推出的“Group Casino Indice Carbon”碳標簽,適用于所有Casino自售產品。Casino公司邀請其約500家供應商參與了該碳標簽計劃,并為其提供了免費的碳足跡計算工具。據(jù)Casino公司統(tǒng)計,自該碳標簽推出后,已減少了超過20萬噸CO2排放量。Casino公司的碳足跡標簽以綠葉為基本形態(tài),其中標注每100 g該產品所產生的CO2排放量,并告知消費者查看包裝背面以了解更多信息。在包裝背面,該標簽則顯示為一把綠色標尺,以不同的色塊體現(xiàn)產品對環(huán)境的不同影響程度,從左至右影響程度不斷增強,方便消費者大致了解該產品對環(huán)境的影響。該標簽一般加貼于產品包裝或在網(wǎng)站上進行展示。
瑞典碳標簽
瑞典碳標簽制度首先開始于食品領域。給食物貼碳排放標簽的做法是受到瑞典2005年一項研究成果的啟示。該研究認為,瑞典25%的人均碳排放可最終歸因于食品生產,為此瑞典農民協(xié)會、食品標簽組織等開始給各種食品的碳排放量做標注。若產品達到25%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將在每一類食品類型中加以標注,該計劃從果蔬、奶制品和魚類產品開始試行。該碳排放標簽,明示該食品的“碳排歷史”,從而引導消費者選擇健康的綠色食品,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加貼碳標簽的產品必須完成生命周期評價并發(fā)布第三類環(huán)境聲明(EPD),但可突顯碳排放,主要表示產品碳排量宣告達到標準要求。瑞典碳標簽目前主要面向B2C食品,如水果、蔬菜、乳制品等,產品評價范圍主要為運輸階段,其碳足跡計算以LCA(Life Cycle Assessment,全生命周期評價)為基礎設定標準。
瑞士碳標簽
瑞士碳標簽(Climatop)于2008年初推出,主要面向產品與服務。Climatop標簽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降低CO2排放量:一是影響消費決定:通過產品與服務上的碳標簽引導客戶(B2C、B2B)選擇環(huán)境友好產品,加快向低碳消費型社會的轉變;二是優(yōu)化產品設計:通過選擇環(huán)境友好產品帶來的公平競爭,優(yōu)化產品和服務設計。
Climatop標簽以圓形與CO2化學方程式共同組成,表示該產品在碳足跡控制方面宣告領先,即減量20%。Climatop標簽主要加貼于產品包裝上,以在銷售點及網(wǎng)站上展示。Climatop標簽的評價范圍涉及產品及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已查驗的產品包括環(huán)保購物袋、有機原料蔗糖、奶油、洗衣液、洗衣粉、衛(wèi)生紙、洗碗巾、電池等,其碳足跡計算以LCA為基礎設定標準。
美國碳標簽
目前,美國已推出了3類碳標簽制度。一是由Carbon Label California公司推出的碳標簽,旨在幫助消費者在此基礎上選擇更具環(huán)保性能的產品。目前,該碳標簽主要在食品中使用,如保健品和經(jīng)認證的有機食品。其計算準則主要為環(huán)境輸入-產出生命周期評價模式。
二是由Carbonfund公司推出的美國第一個適用于碳中和產品的碳標簽。目前,經(jīng)CarbonFree碳標簽查驗的產品主要有服裝、糖果、灌裝飲料、電烤箱、組合地板等,其碳足跡計算方法則以LCA為基礎。CarbonFree 碳標簽由Carbonfund公司負責管理,并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價,每年需進行生命周期評價的復審工作。
第三個是Climate Conscious碳標簽(如圖6所示),由Climate Conservancy 公司推出,旨在幫助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選擇較低碳足跡的產品和服務,培育一種環(huán)境友好的市場機制,從而減少碳排放。該碳標簽寓意為某產品或服務宣告達到碳排放標準,使用基于LCA的計算方法計算碳足跡,由Climate Conservancy公司負責管理并評價。
日本碳標簽
2008年4月,日本經(jīng)濟產業(yè)?。ê喎Q經(jīng)產省)成立“碳足跡制度實用化、普及化推動研究會”。8月,經(jīng)產省宣布日本將在2009年初推出碳標簽計劃。10月,經(jīng)產省發(fā)布了自愿性碳足跡標簽試行建議。12月中旬,確定了比較科學的CO2排出量計算方法、碳標簽適用商品、統(tǒng)一的碳標簽圖樣等內容。2009 年初日本開始推動碳足跡標簽試行計劃。Sapporo 啤酒廠、Aeon 超級市場、Lawson 與松下電器等企業(yè)均已加入該計劃,在其產品或服務中引入碳足跡標簽制度。2009年4月20日,日本公布了產品碳足跡的技術規(guī)范。
日本的碳足跡標簽詳細標示了產品生命周期中每一階段的碳足跡,揭示產品碳排放量。以薯片為例,從馬鈴薯的種植、加工、裝配、運送到上架,甚至包裝回收或垃圾處理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所產生的CO2均需清楚說明,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對環(huán)境的影響程度,并在環(huán)保理念的驅動下做出購買低碳產品的選擇。該標簽加貼于產品包裝上或在銷售點展示。
日本的碳足跡標簽主要由日本經(jīng)產省負責管理,第三方機構負責查驗評價。碳足跡標簽詳細標示了產品生命周期中每一階段的碳足跡,主要涉及食品、飲料、電器、日用品等十幾種產品。
韓國碳標簽
韓國碳足跡標簽由韓國環(huán)境部主管。韓國于2008 年7 月開始試行碳標簽,選出10 項產品或服務,包括Asiana航空公司、Navien燃氣鍋爐、Amore Pacific 洗發(fā)精、可口可樂、LG 洗衣機、三星LCD面板等產品,頒予碳標簽。同時,還設定了每個產品項目的最低減量目標,推出了計算產品碳足跡的標準方法,并進行了訓練碳足跡稽核員、建立國家生命周期盤查數(shù)據(jù)庫等工作。2008年12月評價試行結果,2009 年2月正式推出碳足跡標簽。
韓國碳標簽標示產品在生命周期(包括生產、營銷、使用與廢棄處置等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碳標簽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標識碳排放量,另一類強調減碳的節(jié)能商品,也可以說是碳標簽認證的兩個階段。
韓國的碳足跡標簽適用于B2C的相關產品和服務(不包含農漁牧產品)。其中耗能產品涉及除制造階段之外的生命周期各階段,非能耗產品涉及不包含使用階段的生命周期各階段。目前已涉及約145種產品,其中非耐用類產品99種,非耗能耐用類產品13種,制造類產品10種,服務類7種,耗能耐用類產品16種。韓國碳足跡計算準則主要有4類:ISO14040、ISO14064、ISO14025;PAS2050;韓國第三類環(huán)境聲明標準;其他規(guī)范如GHG議定書等。
臺灣碳標簽
中國臺灣碳足跡標簽推動計劃始于2008年。2008年6月,臺灣“行政院國家永續(xù)發(fā)展委員會” 通過《永續(xù)能源政策綱領》,提出“一人一天減少一公斤碳足跡”的目標;10月,制定了《臺灣碳足跡標識及碳標章建置規(guī)劃》,確定臺灣碳足跡標簽計劃的階段步驟。第一階段為自愿標識及能力建置階段,時間節(jié)點為2009年至2010年;第二階段為證明標簽及推廣階段,時間節(jié)點為2011年至2012年,主要任務為根據(jù)ISO大會通過的國際標準文本,修正之前的操作版本,正式推動碳足跡標簽實施。
臺灣碳足跡標簽已于2010年4月開始正式在相關產品上使用,目前已有包括 LCD 顯示器、光盤片、茶飲及夾心酥、牛軋?zhí)堑葟S商,愿意配合政府施行碳標簽標示政策。
臺灣碳足跡標簽由綠色心形及綠葉組成腳印,并搭配CO2化學符號,以及在愛心中標示產品碳足跡數(shù)字。其中,碳足跡標簽上標示的碳足跡數(shù)值,代表該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換算為CO2排放量總和。臺灣碳足跡標簽依據(jù)臺灣“環(huán)保署”推出的“碳足跡計算準則”進行產品碳足跡評價,該準則吸收了國際上現(xiàn)有的各碳足跡計算準則的精華。 同時,臺灣“環(huán)保署”還表示,待ISO14067 國際標準正式公布后,將采用其成為臺灣的標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