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報道說,12月6日,歐盟委員會開始就歐盟反傾銷政策改革展開辯論。報道認為,在全球化正在打亂市場游戲規(guī)則的情況下,這場辯論無疑將在歐盟25國中掀起一場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兩派之間的爭論。
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Peter Mandelson在介紹咨詢意見的“綠皮書” 時,要求各成員國辯論時拋棄政治因素,認為政治因素最終將會導致反傾銷機制改革的癱瘓。
報道認為,歐盟貿易委員沒有真正看到秋季以來歐盟南北兩大陣營在就如何處理中國鞋和越南鞋反傾銷案子上發(fā)生的對立。英國、荷蘭等北歐國家主張自由貿易,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竭力維護貿易保護主義。在這場對立中,北歐國家一直為進口商、分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辯護,南歐國家卻以歐洲生產企業(yè)受到激烈競爭而反擊。
“綠皮書”指出,全球包括歐洲在內經濟結構的變化,導致歐盟確定自己的經濟利益時越來越復雜。貿易保護措施,如拯救性條款、反傾銷、反補貼等,一直被認為是維護歐洲生產廠商利益的工具。現在的情況是,歐洲的企業(yè)家將生產部分遷移到國外,留下的是創(chuàng)新、市場營銷、分銷等。相關的就業(yè)也發(fā)生了變化,沒有競爭能力的就業(yè)崗位消失了。勞動者所關注的利益也發(fā)生了變化。此外,如何對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措施及影響進行測定和監(jiān)督,也是一個問題。
面對上述新情況,歐盟貿易委員主張弱化歐盟反傾銷機制,并限制使用。
對此,有經濟學家提出了疑問,認為法國和英國關注的利益有差別,而歐盟實行的是共同貿易政策。
12月4日,美德馬歇爾基金會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認為,“法國除移民政策外,是個最頑固的貿易保護主義國家;而英國正好相反,是另外一頭的極端?!?nbsp;
分析人士指出,法英兩國分歧雖早已存在,但目前有加深之勢。如果在一定的時間內,歐盟內部矛盾得不到解決,成員國利益與歐盟政策鴻溝變大,就會出現問題。
來源:商務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