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通報成員:烏干達 |
| 2. | 負責機構:烏干達標準局 |
| 3. |
通報依據(jù)的條款:[X] 2.9.2,[ ] 2.10.1,[ ] 5.6.2,[ ] 5.7.1
通報依據(jù)的條款其他:
|
| 4. | 覆蓋的產品: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硬件和軟件;用于傳輸或接收語音、圖像或其他數(shù)據(jù)的其他設備,包括用于在有線或無線網(wǎng)絡(如局域網(wǎng)或廣域網(wǎng))中進行通信的設備:(HS 85176); 一般信息技術(IT)(ICS 35.020)
ICS:[{"uid":"35.020"}] HS:[{"uid":"8517.6000"}] |
| 5. |
通報標題:DUS 2175:2019,信息安全-安全控制要求,第1版頁數(shù):42 使用語言:英語 鏈接網(wǎng)址: |
| 6. | 內容簡述: 本烏干達標準草案規(guī)定了安全控制要求,以減少信息安全的脆弱性,如影響受保護計算機和/或CII的網(wǎng)絡和其它可能的威脅。本標準適用于擁有或操作受保護計算機的公共和私人組織。 |
| 7. | 目的和理由:國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詐行為和消費者保護。 |
| 8. | 相關文件: 1.行政手冊 2.烏干達(1964),官方機密法,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3.烏干達(1987), 安全組織法2005,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4.烏干達(2005a),“信息獲取法2005”,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烏干達政府公報。 5.烏干達(2005b),烏干達人民國防軍法2005,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6.烏干達(2006),警察法(修訂)2006,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7.烏干達(2009a),“ 烏干達國家信息技術管理局,烏干達法案2009”, 烏干達官方公報,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8.烏干達(2009b),國家安全委員會法,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9.烏干達(2010),截取通訊法規(guī)2010,烏干達官方公報,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10.烏干達(2011a),“計算機濫用法2011”, 烏干達官方公報,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11.烏干達(2011b),“電子簽名法2011”,烏干達官方公報,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12.烏干達(2011c),“電子交易法2011”, 烏干達官方公報,烏干達政府,烏干達恩德培。 13. DUS 2175,2019信息安全-安全控制要求 14.US ISO / IEC 27000,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系統(tǒng)-概述和詞匯 15.US ISO / IEC 27005,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風險管理 16.US IEC 31010,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 17. ISO指南73,風險管理-詞匯 18. US ISO / IEC 27001,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系統(tǒng)—要求(第二版)。 |
| 9. |
擬批準日期:
2021年6月 擬生效日期: 貿易、工業(yè)和合作部長宣布為強制標準之后 |
| 10. | 意見反饋截至日期: 通報之后60天 |
| 11. |
文本可從以下機構得到:
[ ] 國家通報機構
[ ] 國家咨詢點,或其他機構的聯(lián)系地址、傳真及電子郵件地址(如能提供):
|